2020,让我们学会“向死而生”


★  卓然独立     越而胜己 

(瞿平校长)

老师们,同学们,大家早上好!

今天是2020年4月7日,这是值得大家记忆终身的日子,无论是对于此时此刻在场参与的师生,还是正在透过屏幕观看视频的你们,这恐怕都是你有生以来最特别的一次开学典礼。由于疫情的发生,这个时刻原本亲密无间的我们仍需保持一定的距离,用眼神、用手势表达我们的感情,然而这又恰恰证明了我们彼此之间深沉的情谊,我们称之为默契、大爱无言。 

在这个最长的假期里,全体中国人民都参与了一场发生在和平年代的“没有硝烟的战争”,之所以说它没有硝烟,只因为这次的战争没有真实的炮火,然而细细品味,我们却同样能闻到战火硝烟中才有的味道。

在这场战争中,我们闻到的印象最深的味道是死亡的味道。新冠疫情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,巨大的杀伤力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场生动的以“死亡”为主题的生命教育课,截止到昨天晚上,全球累计确认新冠病人超过128万,国内累计死亡人数3340人,国外累计死亡人数达66296人,已经有69636人,两者相加,全球已经有69636人死于这次疫情。并且,让人心痛的是:死亡仍在继续,高峰尚未到来。数万未来可能会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生命离开他们的亲人,离开这个生动鲜活世界的惨痛淋漓的事实,让我们深刻且鲜明的认识到人类生命的脆弱,认识到死亡这个怪物也许就在我们身边,随时可能会到来。

人类从出生那一刻就不得不面临关于如何面对生死的悖论。一方面,每个人都应当清楚,死亡是我们必然会面对的未来,就如海德格尔告诉我们的:我们过的每一年、每一天、每一小时,甚至每一分钟,都是走向死的过程。在这个意义上,人的存在就是“向死”的过程。另一方面,在真正的死亡来临之前,无论我们天性是多么自信和乐天,绝多大数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仍旧会恐惧,会惊慌失措,很少有人能够坦然面对。人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,只为“活着”,这几乎是所有人类的本能,哪怕苟延残喘。这次疫情以来,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亲眼目睹、亲身经历了人们与死亡抗争的过程是怎样的轰轰烈烈,方法和手段又是怎样的激烈和彻底。

因而,不惧死亡,敢于正视死亡,能够向死而生的人,就会成为我们眼中的英雄!

所以,在这场战争中,我们同样闻到了战争英雄身上特有的味道。这场战争,让每一个中国人接受了一场关于英雄和生命价值的教育。这次疫情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位中国的抗疫战士,所有科学家和学者的榜样——钟南山院士。17年前,他曾领军抗击非典;17年后,84岁高龄的他再次临危受命,自始至终战斗在疫情第一线,从武汉到北京,从北京到世界各地。我们也认识了本次“新冠”疫情吹哨人——冒着被误解的风险,最早发出预警信号李文亮医生;还有自己吃3天泡面,却买菜送给孤寡老人的重庆大足区北门派出所副所长、疫情防控排查组副组长姚远.....最让我们感叹的是这张战争中冒着疫情弹雨坚守在前线的人,并不一定有什么辉煌的履历,在此之前他们只是一个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国公民,甚至到了今天,我们也未必记得住他们的名字,因为这样的战士实在太多了,他们当中,有普通的医生、护士、司机、教师、警察,还有普通的环卫工人、售货员、餐饮工作者、社区工作者、快递员......。江汉区55岁的环卫工人潘斌伏那句“我就一个人,出了问题也不怕!”淳朴又震撼人心,接下来就有72名环卫志愿者转战江汉方舱医院.....;“善缘义助武汉医疗救援志愿车队”有数千人参加,他们义务接送医务人员、承担物资运送、信息传递等任务,他们发誓“疫情不散,车队不撤!”。类似的英雄事迹举不胜举。面对疫情”,正是这些“小人物”、“普通人”坚守阵地、不具个人安危才成就了我国本次抗疫战争的初步胜利。

些平民英雄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,他们才是我国各个领域得以蓬勃发展,中国社会得以全方位进步的根基所在。他们向我们展示的,恰是什么叫“不惧生死”,什么叫“舍生取义”。

然,“不惧生死”,不等于无故赴死,所有的“舍生取义”都是为了更高层次的“生”。我们今天常常用“向死而生”这个词来形容那些对生活大彻大悟、毫无挂碍、不惧生死,却又积极生活的人。海德格尔所谓“向死而生”,也是站在哲学的思维高度,用重“死”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“生”的欲望,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。重死是为了更好、更有意义的活。

所以,我想问问大家,这次疫情期间,有多少人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:如果我感染了新冠病毒,如果我明天就会死亡,我会如何度过今天?回忆自己或长或短的可能及其平凡的一生,你会感到后悔吗?

我不知道,在这之前,有多少老师觉得自己只是个小人物,人微言轻,所以不敢言,不愿做,也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;也不知道,有多少同学觉得自己出身卑微,能力有限,所以这辈子做不成什么大事,因而习惯放弃,不肯做,甚至不敢想。来到乐东四年了,我听到太多这样妄自菲薄的言论了,今天我想告诉各位,无论你今天的位置多么平凡,无论你出生在怎样一个普通的家庭,你都是13亿中国公民的一员,你都是先天的英雄,因为你的身上本就流淌着英雄的基因。

所以,在这个特殊的长假,你们会心系武汉疫情,也曾热血奔涌,慷慨捐赠;作为教师,疫情的阻隔,没有让你们忘记自己的责任,你们曾经战胜各种难题,学会了线上备课,网上授课,并且越来越精彩,你们还曾放弃休息时间,冒着风险送书下村;作为学生,居家的困扰,没有让你们放逐自我,你们曾经克服了长期以来的依赖心理和惰性习惯,在手机上学习至今。这样相对宽松、半自由状态的教学和学习形式是需要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的,而你们都坚持下来了,这足以证明大家的能力和毅力!在这个意义上说,你们同样是了不起的战士。这同样是一种“向死而生”的积极态度。所以,如果今天你能够满怀信心地迎接新一阶段的工作和学习,你就应当为自己点赞。因为,我们可以自豪的告诉自己,即便明天死亡就来敲门,我们也无怨无悔,我们已经认真且负责任地度过了每一个今天。

三天以前,是中国人的大日子。我们和全国人民一道,面向国旗,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表示深切哀悼。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我们在雨中缅怀逝者,但我们却不需要沉湎于哀伤,因为,更好地活着,才对得起所有的牺牲。为此,我对各位提出的新学期期待如下:

1、珍惜当下自己仍旧鲜活的生命,遵守疫情期间所有特殊的行为规范,讲究个人卫生,勤洗手,常打扫;注意通风,减少近距离交流。

2、以“每一个今天都是自己的最后一天”的态度,用好上苍留给我们的每一分钟、每一小时、每一天,不要等生命突然宣告结束的时候,后悔莫及。

3、毕业班的同学们,冲刺的最后阶段,放平心态,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,调整学习方法和复习计划,最大限度地减少前期的损失。

4、非毕业班的同学,下周你们也要返校了,属于你们的自主时间不多了。尽快调整心态,查缺补漏,准备迎接全新的学习阶段。

5、全体教职员工们,学生的返校带给你们的是更大的挑战,做好准备,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,在这场抗疫战争特殊的战场上取得最后的胜利。

其实,我们的清明节习俗是丰富而有意趣的,这既是一个阴郁哀伤的节日,同时又是一个欢乐、祥和的节日。这几天,人们既会扫墓,祭奠祖先,缅怀逝者,也会踏青、蹴鞠、荡秋千。

可见,中国人早在2500年前就有了“向死而生”的积极心态,我们一方面严肃认真地对待死亡,另一方面,我们却从不畏惧死亡,认真积极地享受眼前的每一份快乐,清明习俗恰是国人“向死而生”的文化外显形式。在海南,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如此鲜活地延续着,让我坚信,这样的文化遗产带给你们的,会是植根于灵魂深处的生命信仰,愿各位一如我们祖先那样,努力且积极地过好每一天,每一小时,甚至每一分钟,不负这份文化基因。


IS8A9080_看图王.jpg

2020,让我们铭记上苍给我们安排的这场以“死亡”为主题的生命教育课,让我们都学会“向死而生”!




瞿平

2020年4月7日星期二




——END——